有成效祷告的步骤
第六部分:坚持敬虔的模式
佛罗里达州有一间教会最近开始举办免下车祷告服务。山穷水尽,急需祷告的男男女女把车停放在教会门外,向主订购要恳求的事项,就像你和我点汉堡或咖啡一样。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为大约150人作了祷告,其中有许多人从未踏入过教会的门。
这显然就是既滑稽又不合圣经的特技表演。但我们又有多少时候也在这罪上有份,简直就是把祷告当作免下车窗口一样来利用呢?我们有太多的时候,仅仅是被燃眉之急所逼,才去祷告;单单关注我们的环境;迫不及待地想要尽快恢复生活。我们很容易陷入目光短浅、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聚焦于事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而不是主如何藉着事件来作工。
然而,我们需要训练自己,将上帝和他的意旨放在首位,无论我们想要什么,或者所在的环境如何,都要留意在各种情况之下上帝要成就什么。
我想本着上帝的道,更加细致地察看几个切实的例证,以此结束关于祷告的这个系列。我们要来思想三位旧约先知的祷告——他们每一位都置身于非常悲惨的境遇当中。但是你将会看到,他们没有一个人容许环境成为借口,任由祷告的焦点转离主、转离他的至高荣耀,以及他的主权计划。
耶利米
在耶利米书第三十二章,上帝的先知身陷囹圄。他一直在向一个国家的百姓讲道,但他们就是听不进去。他们只想堵上他的嘴。无论他或他的上帝有什么话要说,他们一概不感兴趣。最后,他们将他丢进坑中。他在事奉当中从未取得过显著的成就(按照世人的成功标准来衡量)。耶利米书32:16-22记录了他的祷告:
我……便祷告耶和华说:“主耶和华啊!你曾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创造天地,在你没有难成的事。你施慈爱与千万人,又将父亲的罪孽报应在他后世子孙的怀中,是至大全能的上帝,万军之耶和华是你的名。谋事有大略,行事有大能,注目观看世人一切的举动,为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结果报应他。在埃及地显神迹奇事,直到今日在以色列和别人中间也是如此,使自己得了名声,正如今日一样。”
“用神迹奇事和大能的手,并伸出来的膀臂与大可畏的事,领你的百姓以色列出了埃及。将这地赐给他们,就是你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他们流奶与蜜之地。”
这是一位遭遇大难的人,他饱受孤独和忧愁的情感折磨,对他的百姓不再抱有任何指望,又被通国的人弃绝。但他的内心所执着的,却是颂扬上帝的荣耀、威严、大名、尊贵和作为。他并不是念念不忘自己的痛苦。他并不是只顾脱离所处的环境,得着解放。从他的苦难中间,传来的却是敬拜。
我们所有的祷告都应当带有这种韵味。
但以理
但以理刚好赶上两大世界级帝国的过渡时期,他在异国他乡代表失去故土的民族祈求。但请你注意他是以怎样的心情将他所求的事述说出来。他告诉我们说:“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上帝祈祷恳求。”(但以理书9:3)请你注意他的祷告是如何开始的:“主啊!大而可畏的上帝!向爱主守主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我们犯罪作孽,行恶叛逆,偏离你的诫命典章。”(4-5节)
起点是赞美,赞美让位于悔罪,随着但以理书第9章的祷告继续进行下去,还有十二节自我谦卑认罪的经文,但以理细数了以色列的罪,随处可见这类的语句:“主啊!我们……就都脸上蒙羞。”(8节)“我们却违背了他,也没有听从耶和华我们上帝的话。”(9-10节)“我们犯了罪,作了恶。”(15节)这些说法夹杂着更多的赞美:“主啊,你是公义的,我们是脸上蒙羞的。”(7节)“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在他所行的事上,都是公义。”(14节)“你曾用大能的手领你的子民出埃及地,使自己得了名。”(15节)
最后,但以理在他祷告的最后一句话当中,作了一项祈求。那是请求怜悯的恳求。但以理的全部赞美(聚焦于上帝的公义和怜悯)和全部悔罪(概述了以色列悖逆的历史),以一句祈求饶恕和复兴的祷告达到高潮:“求主垂听,求主赦免,求主应允而行,为你自己不要迟延。我的上帝啊!因这城和这民,都是称为你名下的。”(19节)
这一项祈求的前面,是一句总结性的论证:但以理积聚起所有的赞美和认罪,将它们再次浓缩成一份确认,就是上帝超越一切的伟大和以色列全然缺乏功德;然后引述这些事情本身,作为他发出恳求的基础:“我们在你面前恳求,原不是因自己的义,乃因你的大怜悯。”(18节)
再重申一句,请你注意但以理祷告的开头,是在承认上帝的性情、荣耀、伟大,和威严。它表达的是一种敬拜,末尾的祈求因而源自于一颗敬拜和痛悔的心。始终都是敬虔的心态。
约拿
约拿在最反常态、最难以想象的环境当中——鱼肚子里——作了一个典范性的祷告。你若能浮现出这种地方潮湿窒息的黑暗程度,以及不舒适的程度,对约拿在那个时刻处于何等绝望的光景之中,可能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约拿书第二章的全部篇幅都专门用来记载他的祷告,整篇祷告都是敬拜的深刻表达,读起来就像一首诗篇。事实上,其间多处直接和间接地引用了诗篇——简直就仿佛约拿在那个活生生的坟墓当中遭受痛苦的同时,是在借用诗篇作者的语句,歌唱着他的敬拜。
从地中海水面之下被困于鱼肚子里面的一个人,竟能发出这种祷告,饱含的热情应该不会低于你的预期。约拿在开头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我。”(2节)——并不是恳求上帝救助,乃是表达赞美和拯救,他以第三人称提到上帝,说到拯救的时候,就仿佛是已经成就的事实。
祷告的剩余部分是以第二人称直接对上帝述说——所有的内容都在进一步表达更多的感谢。约拿详细讲述了他所遭遇的事(“你将我投下深渊”[3节];“海草缠绕我的头”[5节])。请你注意:约拿在作这个祷告的时候,依然在鱼肚子里面(参10节);然而他提到自己蒙拯救的时候,却始终都用的是过去时态。这个祷告有一件令人希奇的事:尽管约拿的绝望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祈求主来拯救自己的人,但在他的祷告当中,却一次都未作这样的恳求。它所表达的,乃是纯粹、彻底的敬拜,以及对上帝的信靠,因为惟有他才能拯救约拿。第7节是关键的一句:“我心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我就想念耶和华。我的祷告进入你的圣殿,达到你的面前。”
约拿祷告的焦点——正像所有伟大的祷告一样——原是上帝的荣耀。也许从未有一个人像约拿那样置身于一种境地,就算恳求、哀求上帝应允,也是再合宜不过的事,但在他的祷告当中却全无这一要求。以过去时态提到约拿蒙拯救的语句,你若猜想,这是从当代传讲丰富神学的人“积极宣告”的概念当中推论而来,简直是牵强附会到了极点。约拿并不是处在一种错觉的影响之下,以为他的言语就能改变他身陷困境的现实。他只不过是在颂赞上帝的品格。我们的主在路加福音11章向门徒提供祷告范文的时候,也正是教导人这件事。
所以,我们理当清楚看见,当耶稣教导门徒将祷告视为敬拜的时候,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我们在旧约圣经读到这些伟大的祷告,也同样都是敬拜的表达——包括那些在最绝望的处境当中所作的祷告。祷告和敬拜之间的类同并不是偶然巧合。祷告是提取出来的敬拜精华。
这样看来,你和我岂不更加需要重新审察一下我们在祷告当中的优先事项吗?我们不可用嘴唇草草了事地服事几句上帝,随后就开列出一大堆祈求的事项。反倒需要在主面前以充满祷告的敬拜不断察验我们的内心,确保我们持守基督所预备的模式。
有成效的祷告并不是为了从上帝那里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它是为了将你的意思顺从于他,承认他的至高无上,思想他的荣耀。它是一个敬拜行动——这种行动就在不断与主倾诉当中,将你的心思意念与他联络在一起。
网上索取地址:http://www.gty.org/Blog/B120511
“愿恩典归于你们”版权所有(c)2012
根据“愿恩典归于你们”的版权规定,你可以复制“愿恩典归于你们”的内容,作为非商业用途使用(http://www.gty.org/connect/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