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福音处境化
对外邦人我就作外邦人
经文:哥林多前书 9:21;加拉太书 2:12–14
只要它没有违背神的话或妥协福音,保罗就愿意使自己适应观众。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他对犹太观众确实如此。但保罗的行为并不限于犹太人。他也向外邦人展示了同样的牺牲之心 —— 这一切都是为福音的缘故。
请回到哥林多前书第九章,在第21节中就会读到:“对没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没有律法的人,为要赢得没有律法的人;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而是在基督的律法之下。”那些“没有法律的人”是外邦人。请注意保罗所插入的条件。他特别指出,他“在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而是在基督的律法之下。”他显然并不是说他为了取悦藐视真义的人而在道德上无法无天。
虽然他在仪式或礼仪意义上“没有律法”,但他并非过着宽容或行为不正当的生活。他不会同情反律法主义者(antinomians) —— 他们相信的是律法对基督徒来说已完全被废除。“没有律法”并不是指道德律法。保罗并不是暗示他为了让外邦人钦佩他而纵情欢乐。他并不鼓励人认为自己成为基督徒之后仍能坚持世俗的生活方式。然而,他所指的是旧约的礼仪律法。当他在服事外邦人时,他放弃了所有非道德的犹太传统。当保罗与外邦人在一起时,他就跟随外邦人的习俗和文化,只要它们不与基督的律法相冲突。他避免不必要地冒犯外邦人。
举例来说,当保罗在耶路撒冷时,他遵循犹太人的宗教习俗。他守了犹太节日和安息日,并遵守犹太人的饮食规律。然而,当他在安提阿时,他与外邦人一起吃饭,尽管这违反了自己的传统及教养背景。彼得来到安提阿时,也与外邦人一起吃饭,直到一些犹太派基督徒出现。那时,彼得和另一些人就退出并对外邦人保持冷漠(加拉太书2:12)。保罗说:“甚至连巴拿巴也随伙装假”(加拉太书2:13)。保罗就在那时在众人面前斥责彼得。
请注意保罗为什么反对了彼得:“但我一看见他们做得不对,与福音的真理不合”(加拉太书2:14)。保罗对什么人就作什么人的理由并不是为了让他偷偷地将福音插入这一切。恰恰相反,那是为了让他毫无阻碍地宣传福音真理,并更直截地如此做。他想要消除自己任何绊倒人的地方,好让福音绊倒人的地方成为唯一的绊脚石。保罗认为彼得的妥协破坏了福音的清晰度及力量,所以他才反对了他。
(改编自《Ashamed of the Gosp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