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福音处境化

对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二)

经文:哥林多前书 9:20

当保罗写道:“对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对律法以下的人,我。。。作律法以下的人”(哥林多前书9:20),他并不是在谈论如何调整信息。他只是说,他不会因不必要地冒犯人而妨害他传播信息的能力。

新约中出现了该原则的几个例子。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看到耶路撒冷会议的例子。由于对犹太不信者的爱和关心,该会议要求新的外邦信徒避免参与那些冒犯犹太人的文化习俗。那是在使徒行传第十五章。

使徒行传第十六章中也有类似的例子。这是我们在圣经里第一次遇到提摩太。路加记载他“是信主的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使徒行传16:1)。因他父亲是外邦人,犹太人会把他看为外邦人。此外,提摩太的母亲因嫁给外邦人,几乎会被视为叛徒。

然而,“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提摩太]。保罗要带他同去。。。就给他行了割礼”(使徒行传16:2,3)。

等一下。他为什么那样做?保罗显然不相信外邦人需要受割礼才能得救。事实上,当耶路撒冷的律法主义者要求时,保罗拒绝让提多受割礼(加拉太书2:1-5)。此外,保罗曾经当面反对彼得,因彼得曾与律法主义者妥协(加拉太书2:11-14)。他问彼得说:“你既是犹太人,却按照外邦人的样子,不按照犹太人的样子生活,怎么能勉强外邦人按照犹太人的样子生活呢?”(加拉太书2:14)。那保罗为何给提摩太行割礼?他是否在妥协这个问题,证明自己的不一致呢?

不,提摩太这么做不是为了得救。他得救时显然没有受割礼。而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让强硬的法律主义者高兴,或减少福音讨厌的地方。他只是想与犹太人认同,让他有一个传福音的入口。保罗和提摩太不希望安抚伪基督教的律法主义者、扮演伪君子的角色、或以任何方式使福音妥协。他们只是想与犹太人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而对他们传道。这不是一种妥协或讨人喜悦的行为。这是一种慈爱 —— 而且身体上非常痛苦 —— 的自我牺牲,是为了迷失者的利益。

每当他能尊重一个民族的强大宗教传统并避免冒犯他们时,保罗就很乐意这样做 —— 那是当它不违反神的话或与福音相冲突时。但该使徒从来没有为迎合世俗的情欲或罪恶的自私,而调整自己的事工。

(改编自《Ashamed of the Gosp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