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
神怜悯的终极表现
经文:希伯来书 2:17–18;希伯来书 4:15
神有慈悲怜悯的事实对罪人来说是好消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总是得到我们所应得的。
而那怜悯最充分的表现就在于耶稣基督 —— 以肉身形象来的神 —— 的人和工作。他的化身本身就表达对我们软弱的体恤并认同(希伯来书4:15)。在基督里,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次神圣慈悲的表达,转化为人的表现,让我们容易理解并认同 —— 这包括伤心,同情和悲伤的眼泪。
耶稣虽然自己无罪,却无限地遭受了罪的一切后果 —— 而通过那痛苦,他认识到所有感到人生悲的人所受的苦痛。这就是圣子成为人的原因:
所以,他凡事应当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赎罪祭。 既然他自己被试探而受苦,他能帮助被试探的人。。。。因为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在各方面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希伯来书 2:17–18;4:15)
这些言论表明,神圣的怜悯远远超出了对我们身体苦楚的同情。当然,神的慈爱包括对我们世故、俗世、身体上的幸福的衷心关怀 —— 但它远远超过这一点。神的怜悯和基督在世上的工作必须最终被视为救赎。换句话说,我们主最慈悲的怜悯主要是关心我们灵魂的得救,而不仅仅是关心身体的痛苦。
然而,因为疾病,残疾,疼痛和所有其他形式的身体痛苦是堕落和罪孽诅咒的结果,神对人类困境的体恤包括对身体受苦者的特殊恩典。我们在耶稣的医治事工中看到了生动的证据。身体医治并不是他世上任务的中心。当然,他来是“要寻找和拯救失丧的人”(路加福音19:10) —— 为罪人提供救赎和永生。他唯一的信息就是福音,始于对悔改的呼召(马太福音4:17),而最终达成使疲倦灵魂得永久安息的承诺(11:29)。
但是一路上,他遇到了许多生病,跛脚,失明和其他身体上受苦的人。他医治了“百姓各样的疾病”(马太福音4:23;比较15:30-31),包括先天残疾(约翰福音9;马可福音7:32-35);慢性的,医学无望治的病例(路加福音8:43-47);和严重被鬼附的案例(马可福音5:1-16)。
那些身体上的医治是耶稣能力和慈悲的生动表现。它们证明了他的神性,并活生生地表示了他的神圣权威。它们表明了他无限的能力:他能将任何和每个人从罪的奴役、惩罚和后果中解放出来。
因此,耶稣的医治事工展示了福音的信息,神怜悯的真实表达,以及对他弥赛亚凭据的确切证实。但身体上的医治不是他信息的中心点,也不是他来临的主要目的。他来是为了作罪的赎罪祭,并赎回罪人。而他是通过替他们受苦而如此做 —— 他为他们的罪而死。
那么,福音宣告的是往宽恕、救赎、与神的正确关系及永生恩赐的途径。福音并不保证世上的苦难会从我们的经验中被驱逐。它并不承诺你会立即或自动地从每个身上苦楚中得到治愈。
事实上,苦楚本身可以是个使我们完全的恩赐 —— 可以使我们与替我们受苦的主有同样、完美的形像(彼得前书1:14-17)。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而且要为他受苦”(腓立比书1:29)。而且“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示给我们的荣耀,是不足介意的”(罗马书8:18)。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没有任何电视布道家或自称信仰治疗师能真正像基督和门徒们一样地治疗。并不是因为基督已改变,或神的大能已减弱了。问题在于所谓的信仰治疗师自己误解了福音。
福音的真正含义与对以赛亚书61:1中那着名预言的正确理解有密切的关系。在路加福音4:18中,耶稣在会堂里大声朗读了这篇: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宣告:被掳的得释放,失明的得看见,受压迫的得自由。(路加福音 4:18)
他所应许保佑的那“贫穷的人”就是“心灵贫穷的人。。。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5:3)。他对之宣告自由的“被掳的”就是“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作奴隶的人”(希伯来书2:15)—— 也就是指那些被罪奴役的人(罗马书6:17)。那些恢复视力的“失明的”是那些“从黑暗中转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神;使他们。。。得蒙赦罪”的人(使徒行传26:18)。而得自由的“受压迫的”是那些以前在罪和撒但的压迫之下的人(使徒行传10:38)。
换句话说,身体医治只象征了福音所宣告的东西;而那比起对俗世痛苦的暂时缓解,是更重要,更持久,更重大并更真实的东西。福音为我们提供了对罪以及它一切罪恶后果的唯一真正、持久的补救措施。
此外,因为我们从俗世的痛苦中得到许多永恒的益处,所以相比于神若是抹去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丝困难的怜悯,那在苦难中维持我们的怜悯实际上是更大的怜悯。说白了,瞬间医治对我们来说不会像在我们苦楚中关心我们的那足够的恩典一样有属灵上的价值(哥林多后书 12:9–10)。
所以,我们不丧胆。虽然我们外在的人日渐朽坏,内在的人却日日更新。 我们这短暂而轻微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因为我们不是顾念看得见的,而是顾念看不见的;原来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才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 4:16–18)
尽管如此,因我们知道神永远不改变,所以我们可以绝对肯定地说,他的心对受苦的人充满怜悯。我们的生命和事工也应该反映出这种怜悯 —— 特别是对那些在今生背负着身体苦楚的人。如果我们忽视这项责任,我们就无法忠实地宣扬神的爱。